佈施

佈施一詞太沉重,也具分別心。與其說是分享,更應該抱持…

我需要他人這塊良田去耕植,不是他人需要我。

《地藏經》校量佈施功德緣品第十釋文

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承佛威神。從座而起。胡跪合掌白佛言。世尊。我觀業道眾生。校量佈施。有輕有重。有一生受福。有十生受福。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。是事雲何。唯願世尊為我說之。

講到了空性,講到了銘印,講到了好人(就是我們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好人,他們都在幫助別人,他們都在佈施,他們都在給予),但是如果我們不僅能夠去佈施,而且我們還能夠去思維,去冥想,去學習潛藏於這一切背後的法則,那我們就不是一個簡單的好人,我們是個有智慧的好人。

我們會看到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好人,他們在做幫助別人的事情,他們在把自己的財富給出去,跟別人分享。很多人都在做慈善,其實不僅是有錢人,也有很多工薪階層,甚至很多自己也才剛剛溫飽的人,他們也在不斷的在做好人。
第一個層次的佈施叫財佈施。就是把我們的錢財、把我們擁有的東西給出去,這也是一種善行,是一種很好的善行,是很多人都在做的,這是第一個層次的,叫財佈施。
銘印種下和這個人所處的情況和環境,我們所給予的幫助,友善的幫助,或者是我們忽略他的問題而只顧自己,我們善意的關注和幫助別人叫雪中送炭,還是忽略別人的感受只顧自己,所種下的銘印強弱程度也會不一樣。慷慨佈施別人不需要的,一心只想到我要佈施就會有回報,這種銘印會是哪樣呢?

但是還有一個更高層次的財佈施,就是我們學習隱藏於這些背後法則的人,那些努力對其進行思維,進行冥想的人,那創造的福德會更加大,這叫有智慧的好人。

第二個層次的佈施是經文中提到的事情,正確的去解釋和傳授經文。這是一個更高層次的福德,這個叫做法佈施。

當我們去做法佈施的時候,那麼此人將創造前所未有的功德,無可估量。這個無可估量的功德,還是回到那句話:是福德,即非福德性。就如果我們理解為說,我去做財佈施也好,我去做法佈施也好,我想要的就是,無非是我有更高的權力,我有更大的影響力,我能夠健康,擁有很好的伴侶,擁有很好的家庭,子孫滿堂,擁有很好的成就感,這些都不是終究的福德,它還不是福德的本性。但是它已經比財佈施要高很多了,那這個所說的“財佈施”和“法佈施”也有點像我們平時說的:我們授人以魚,就是給別人一條魚,還是教別人釣魚?
格西老師也特別說,他說因為我們修行佛法之後,我們都會知道,我們要保護生命才能夠種下健康的種子。所以呢,我不說授人以魚,而說授人以蘋果。我給別人一個蘋果就相當於我去做了一個財佈施,還不如我教別人種蘋果的方法,這叫法佈施,就是方法的佈施。那我做什麼法佈施呢? 又分兩個層次,第一個層次:哎,你應該去買一個蘋果的種子,找一塊很肥沃的地,然後把種子種下去。先會長出小樹苗,樹苗長大之後,再把它種到土壤裡,等三年。然後要剪枝,要施肥,然後它就會長出蘋果。這個是第一個層次的方法的佈施。

更高層次的方法的佈施就是《能斷金剛》的智慧的佈施,成為榜樣的佈施。我們不但要成為榜樣,身教他人怎麼樣用這種技巧去種,我們還要告訴他人:如果我們想要我們的蘋果高產,豐產,而且得到很大的收穫的話,我們要去教你身邊的人種蘋果。
佛陀說:“如果有人,不去做那種簡單的給人蘋果的事情,而是在我們《能斷金剛》的經文中,去學習去感受,去真正的去行動,去受持,去持有,去講解,去正確的講解那幾句簡單的經文的話,其福勝彼。

我們每個人心是裡都有一台24小時開機的攝橡機,以每秒65張底片的方式攝錄下我們所有的身,語,意。自我覺知的門戶,就像心經中所說的:眼,耳,鼻,舌,身,意所有這些都是我們對外進行交流的,可以自我覺知的門戶,都會進入到我們的意識當中。這些意識進入之後所植入的銘印,所擁有的力量大小由我們的動機決定,情緒的強弱決定,對自身行為的“認識”程度決定,就是你是有意識的,還是無意識的這些程度決定。我們行動時的方法,就是我們有沒有想盡千方百計,有沒有很努力的去思維如何更好的去幫助別人,不要只是有幫助別人的心,但是在思考如何更有效的,更能夠因材施教的,更能夠從對方的角度出發,讓對方更容易接受的更好的方法,這樣的行為都會強有力得多。

事後我們對自身行為的“認可”程度,就是我們的咖啡冥想,就是:我們是不是很開心,我們的情緒是否是很飽滿的?我們對你做的事情,是不是願意一而再,再而三執著的去做的。這些都是“認可”的程度。我們行為物件的某些品質,就是我們耕種的田地。這些所有的因素會決定你的銘印的強弱,會決定那個果實是不是更強大,也決定這個果實,是不是可以更快的成熟!

再次提醒: 以上的布施,都是基於遵守十善業種子–不傷害任何人、不說謊、不破壞伴侶關係、不殺生等等;再加上,不我執地慷慨他人真正的需求,而不是我執的討拍,或尋求認同的幫助他人。

愛始於無明,不要打著愛的旗幟,行無明之惡始。

第三個層次,無畏佈施。直見空性,在無漏的層次成為榜樣,發菩提心幫助更多的人。

前面兩種佈施屬於現世的有漏樂的佈施(有漏樂的享受都有盡頭,等到受用窮盡,就變得一無所有。比如,受用飲食,過喉就沒有滋味。而且,有漏樂不能帶到後世,不能作長久的利益。)

何謂無畏? 我們在街上被欺負了,我們會想到請員警幫助我們;我們生病了,我們會想到醫生可以幫助我們;

那麼當我們面臨臨終時的彷徨無助、驚恐時,誰能幫助我們? 唯有佛法僧三寶 。

我們都是萬年輪迴的老靈魂,但始終都脫離不了輪迴之苦。唯有皈依(refuge、protection)三寶,勸世出離輪迴,免除輪迴的恐懼與無明,這就是個人理解的無畏佈施。

再則,三主要道講述的是出離輪迴心、菩提心、見證空性。凡夫於見道之前所作之善,稱為有漏善;見道以後之聖者所作的無煩惱污穢之善,稱為無漏善。

六道輪迴終究無法避免無常與八苦,唯有出離輪迴,始能究竟解脫。

“菩提”就是覺悟的意思。所以“三藐三菩提”就是正確的,沒有走歪的,在一條正確道路上的,一個正確的平等心,一個正確的覺知的心。在麥克老師的英文翻譯當中,它是into the way of compassion 就是走在那條慈悲之路上,慈悲就是“不但要自己成功,而且希望別人成功;不只我不想再墮入六道輪迴,我也希求所有眾生皆能出離輪迴。這就是所謂“菩提乘”、“菩提心”。

菩提心的意思就是我不但希望我自己能夠獲得幸福快樂,我還希望要讓更多的人獲得幸福和快樂。

通過我們的成功去愛這個世界,去幫助這個世界。